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5年度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社会分层与流动:中国社会转型的机制与经验”分论坛综述

王甫勤

2016-09-14

 

    

  2015年度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社会分层与流动:中国社会转型的机制与经验”分论坛于2015711日下午和12日上午在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世纪楼B201教室举行,来自全国二十余所高校的近80名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研讨。本次分论坛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专业委员会、同济大学社会学系承办,并筹建会务组。 

   

   

   

  分论坛会务组为保证论坛的顺利进行,指定同济大学社会学系王甫勤副教授作为会务组联系人和协调人。根据年会总会务组的指示和精神,分论坛会务组于201547日发布“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论坛:中国社会转型的机制与经验”的征稿通知。在以往传统主题的基础上,本次分论坛增加社会学新的研究主题“社会分层与健康不平等”以反映当前中国分层研究的新趋势。为获得中国社会分层研究专家、学者等的重视与支持,分论坛通过中国社会学网、同济大学官方网站、群学网微信公众号、各社会学论坛等多种途径向学界同仁发布征稿通知,并向各高校社会学专业负责人、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理事专门发送邮件,通报本论坛征稿及会务情况,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本次会议共征集投稿文章40篇,其中社会分层与研究委员会理事投稿8篇,其他学者投稿32篇。从投稿作者情况来看,以中青年学者为主,尤其是各高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经过社会分层理事评阅,最终挑选出20篇论文作为发言论文。发言论文的作者分别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中山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中青年学者。研究主题涵盖了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阶层分化与社会流动的机制、教育不平等、健康不平等、性别不平等、社会分层与流动的后果研究等多个方面。 

   

  根据各研究主题的论文情况,分论坛组织了四个单元的学术研讨。11下午进行了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研讨。论坛第一单元由同济大学社会学系朱伟珏教授主持,首先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同济大学兼职教授李路路致开幕词,李路路教授介绍了当前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总体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并宣布论坛正式开始。第一单元共有四篇研讨文章,分别是(1)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骏的《“一国两制”下的非稳定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分割”》,文章运用中国劳动力市场动态调查(CLDS2012)和香港社会动态追踪调查(HKPSSD)数据,对中国大陆和香港的非稳定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分割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两地的非稳定就业在发生特点和分割表现等方面既有相似性、更有差异性。总的来说,非稳定就业在中国内地劳动力市场上分布更广、分割较弱,而在香港劳动力市场上则分布集中、分割较强。这种差异与两地劳动力市场在规管体制和实践逻辑上的差异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学生唐承祚和李丁博士的《组织过程视野下的政治认同缺失:在“市场”与“现代化”之外——关于首都大学生入党机制的实证研究》,文章运用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BCSPS)数据分析了首都大学生的入党机制,研究发现,政治认同的实际悬置有别于既有解释,更有可能来自于组织视野下的高校思政教育体制的“双系统”逻辑,使得学生在类似“新传统主义”的人际网络与互惠关系维度上分化,促使认同的滑坡演化到制度的缺位。 

  3)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韩钰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农村青年阶层跨越的影响研究——以鲁西南H村和M村为例》,文章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父母文化素养、习性,家庭教育期望,家庭教育投入,村庄家族风气等在阶层向上流动中的重要作用。 

  4)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杜满的《转型时期中国城乡居民的社会流动与政治参与——基于CLDS的实证研究》,文章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2)数据,从历时社会流动的角度考察了当前中国转型时期城乡居民的流动经历和流动预期对政治参与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转型时期居民的社会流动与政治参与之间呈现“倒 U 型关系”。各位发言人在陈述论文主要研究发现之后,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谢桂华和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讲师叶华对每位发言者的文章进行了深入点评。 

   

  论坛第二单元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郝大海教授主持,共有5篇文章参与研讨。分别是(1)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刘欣、副教授胡安宁的《中国公众的收入公平感:一种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解释》,文章借助“嵌入性”和“合法性”概念,将关于社会公平感形成的基本共识理论与自我评价理论整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关于分配公平感的新制度主义社会学解释。认为社会成员个体对自己所获得的社会资源是否公平的感受,取决于社会成员个体的自我认知与社会共识之间所能达成一致性的程度。当自我感知的地位低于社会评价地位时,个体有可能对自己的地位做出不公平的评价;相反,当自我感知的地位与社会评价地位相一致或超过社会所评价的地位时,个体则有可能做出公平的评价。作者进一步提出研究假设认为,相对于主观阶层地位达到职业声望地位者,主观阶层地位低于职业声望地位者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的收入是不公平的。文章利用CGSS2006数据对作者提出的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作者所提出的理论命题比基于理性选择的自利理论,能更好地解释为什么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依然会认为自己的收入是公平的。 

  2)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吴愈晓、山东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鹏、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黄超的《体制分割、就业状态与当前中国城镇女性的生活满意度》,文章通过分析“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发现,人力资本较高而且有党员身份的女性更可能在体制内就业,人力资本较低、在婚而且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女性更可能不就业;在体制外就业的女性的生活满意度低于其他两个群体,主要原因在于她们超长的劳动时间。加班劳动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而且会造成女性工作与家庭的冲突,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对女性的生活满意度产生负面的影响。 

  3)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叶华博士、学生闫晨语的《父母教育对少儿健康的影响》,文章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了教育对代际健康的影响,发现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孩子的胎龄和出生时的体重更可能在正常范围内,也更可能在医院而非家里出生,因此孩子在15岁之前的健康水平也越好。相比于城市少儿,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对农村少儿的健康水平影响更大,这可能是由于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不如城镇地区,因此少儿的健康水平更依赖于家庭经济背景。 

  4)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姚远、陈皆明、张顺、梁芳等的《城乡健康累积效应的社会传导机制研究》,文章认为,我国存在健康累积效应的城乡差异,且社会经济地位与生活方式是户籍影响健康水平的中间机制。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0),验证了相关假设。从研究结论来看,我国健康不平等在现有城乡二元分割结构下尤为严峻,户籍差异所导致的社会经济地位与生活方式上的劣势累积,形塑了农村人口健康劣势累积后果。 

  5)四川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系讲师郑莉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曾旭晖的《社会分层、性别分层与健康不平等——基于生命历程的纵向分析》,文章应用健康不平等的社会归因论,结合生命历程与社会性别的理论视角,采用历时16年的CHNS追踪数据和成长曲线模型,来考查在社会分层与性别分层的交互作用下,社会弱势群体在老去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健康劣势的累积。分析发现,性别对因社会分层导致健康不平等有独特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冯仕政、副教授齐亚强分别对上述文章进行了精彩点评。 

   

  12日上午,论坛进行了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的研讨。论坛第三单元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刘精明教授主持,共有4篇文章,这四篇文章都是利用2012年“清华大学城镇化与劳动移民研究调查”数据撰写而成。分别是(1)东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洪岩壁的《教育、生活方式与健康阶层差异》,文章分析了生活方式对自评健康的影响,并探讨阶层如何通过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健康不平等;(2)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系讲师闫伯汉的《认知发展的阶层限制:乡城流动与儿童认知发展》,文章以儿童认知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以阶层再生产理论为分析视角,并基于认知发展理论来探讨农民工流动对于子女认知发展的影响。(3)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曾迪洋的《国家与市场间的徘徊:城镇化趋势下劳动力移民的社会态度》,文章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态度均倾向于国家,但在态度倾向的程度上却存在明显分化。总体上看,劳动力移民比本地居民更倾向于市场,返乡移民则更倾向于国家,而不同迁移路径的移民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表明社会态度倾向是与群体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利益密切相关的,移民一方面肯定市场化带来的改变,另一方面也不愿意放弃国家提供的保护,在社会态度上表现为国家与市场间的徘徊。(4)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赵梦瑶的《人口流动与居民健康:“健康移民效应”的再检验》,文章发现,与国际移民相似,我国城乡流动中,同样存在“健康移民效应”,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好于农村未外出流动者和本地城镇居民。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吴愈晓、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院李煜分别对上述论文进行了细致点评。 

   

  第四单元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郝大海主持,共有6篇文章组成。分别是(1)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刘精明的《排斥谱系与教育机会:大学入学方式的阶层差异研究》,文章通过对国外高等教育获得文献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和归类整理,提出中国高等教育获得过程中的排斥谱系模型。(2)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庞圣民的《市场转型、教育分流与中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1977-2008)》,文章使用2003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CGSS2008)数据,利用梅尔模型,分析了市场转型与教育分流对城乡高等教育不平等的影响。为了厘清市场转型、重点中学制度与户籍三者之间交互作用,文章同时构造了四类大学候选人。结果显示,教育市场化一方面总体上扩大了所有人的升学机会,另一方面也重塑了高等教育机会在城乡的分布格局。(3)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博士候选人许多多的《读大学有用吗?在校贫困、非认知能力和初职收入》,文章利用一个对大学生群体为期五年的成长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尽管家庭背景相差悬殊,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在毕业后的初职收入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个人增长曲线模型向我们揭示,这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尽管贫困大学生在初入校园时起点较低,但是他们能够充分利用大学里的各种机会和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非认知能力,并最终弥补了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劣势。(4)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梁海祥的《变迁视角下的迁移经历与教育获得——迁移能使教育更平等吗?》,文章使用中国家庭动态调查(CFPS2010)的数据,研究城乡以及不同时期下的迁移经历对于教育获得的作用。研究发现对于农村群体,迁移经历会增加其教育获得,作用随世代背景发生变化;对于城市群体,迁移经历对于教育获得的无影响。(5)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谢桂华和学生张阳阳的《教育期望对初中生学业获得的影响——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文章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这一全国性样本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来自不同主体的期望—父辈教育期望、子女感知的父辈期望、子女的教育期望—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并且关注教育期望在家庭背景到教育期望再到子女学业成绩这一因果链条中所起的作用。(6)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学生唐俊超的《社会炼金炉还是考分竞技场?——学校教育过程对教育不平等影响的考察》,文章利用PISA2012数据,发现上海初中阶段以学校部门为主导机制,高中阶段以能力分组为主导机制。中国社会学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春玲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骏分别对上述文章进行了专业点评。 

   

  本分论坛是本届年会中参与人数最多的论坛之一,吸引了大量学者参与的同时,也得到了年会总会务组的肯定。本分论坛中共有两篇论文分别获得2015年度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和二等奖,分别是梁海祥的《变迁视角下的迁移经历与教育获得——迁移能使教育更平等吗?》和庞圣民的《市场转型、教育分流与中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1977-2008)》。本分论坛也获得了2015年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优秀论坛组织奖。论坛期间,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委员会召开了理事会,商讨本专业委员会的发展方向及2016年“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分论坛的筹备事宜,理事会还成立了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专业学术委员会,由南京大学吴愈晓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执笔人:同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甫勤,会议照片由王琪提供)